《頂天立地原專班》112年11月N0:02期

《頂天立地原專班》112年11月N0:02期

院長的話

陳其澎教授(中原設計學院前院長、現任USR計畫共同主持人)

算起來我與原住民設計專班的淵源深厚,大概從2004年開始,我有幸先後擔任内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景觀總顧問與國家公園計畫委員,開始走遍各國家公國。特別是玉山、太魯閣、雪霸三個高山型的國家公園,我第一次進入台灣原住民的傳統領域,以及他們所生活的傳統部落中。其中包括了在玉山國家公園中的東埔一鄰部落以及梅山部落,他們都是屬於布農族的部落,讓我打開了視野,在第一現場認識了原住民真正的生活現況。鑒於本身的工作職責,我有義務協助國家公園管理處,改善原住民們的生活環境品質,以及規劃未來的發展。但是當時還只是由旁人協助他們改善,並不是由部落自己親自來進行各項工作,只是時機尚未成熟,我真正的期待尚未能實現。

當2013年中原大學原住民設計專班的成立,正式宣告這個時機的來臨。當然我們成立的宗旨不僅是解決國家公園內的原住民部落問題,我們想解決台灣所有原住民居住環境的問題以及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十年以來,我們所做的原住民設計人才培育,只能算是撒下種子,真正的開花結果尚未成熟。

但也許是神的旨意,多年前我接觸魯瑪夫,有幸成為他的指導教授。當然以往的期待成為我教導他的主要內容,他也不辱我的教導,完成學業上與工作上極高的成就。限於篇幅,這一段富有神跡的故事,容後再以專文介紹。2023年他終於承諾回到母校,承擔了這無比沉重的擔子。我絕對相信以他的歷練及愛心,足以完成大家對他的期許,十年來我們播下的種子,我們一定會歡喜收割,為台灣原住民培育出一批批設計菁英,回鄉服務,造福鄉梓。

 

民族萬花筒

/魯瑪夫博士(設計學院原專班副教授兼主任)

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承認其祖先來自北方一島,普遍認為係指台灣。2023年初走訪紐西蘭,紐西蘭分成北島及南島,北島的奧克蘭為千帆之都,我在北島期間,活動範圍幾乎限於奧克蘭,當地華人說北島原住民多居住於近山區,因此在奧克蘭我很少見到毛利人,南島毛利人較多,不過亦不常出現於觀光地點。

到了南島,因緣際會下,拜訪了一位毛利人與白人混血的牧師。能夠與他見到面,歷經一段有趣的插曲。這位毛利牧師帶我們到他主禮的會堂參觀,解說歷史淵源。會堂毛利語稱「Marae」作為文化知識及族群歷史傳承的重要場所,一般人不能任意進入,必須經過主事者的同意才可入內,會堂內部有毛利人傳統雕刻及圖騰。我有幸進入作為教會的會堂,連十字架的雕刻都很具特色,非常精美。當西方傳教士傳入基督教後,毛利人的教會尚維持著傳統會堂的建築形式,而台灣原住民地區的教會多為西式建築,於今少見傳統形構的宗教空間。

毛利牧師亦證實族群起源於北方一座小島的說法,還有我們相近的語言等等,接著語帶感動地說,前幾天他夢見有人將要來拜訪,但不確定時間,他等了幾天後,在我們見面的當天他有事要去另一地點探訪,無法再等下去,乃將要帶的東西放到車上,開車離開,沒多久就接到教會姊妹的電話,他迅速返回,才能夠有此次會面。

回到北島,非常巧妙的機會及安排,和一位毛利領袖會面,談到原住民產業及雕刻,毛利人以小農發展的農特產品不多,言談間得知和法規、環保以及工資有關,他們反而希望台灣能引進技術協助。根據觀察,毛利人雕刻殊甚精緻,也許是受過大量西方文化薰陶影響,與之相較,台灣原住民雕刻質樸、線條較為簡單。

毛利人社會組織規模從大至小分別為部族、部落和家族,毛利人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故其獨木舟的命名有時代表了社會組織的名稱。毛利人製船技術高超,博物館內陳設一艘巨大的獨木舟,可乘坐上百人,相當壯觀。布農族雖是高山民族,不過仍有船這個詞彙「gadu」。

被視為紐西蘭建國依據的「懷唐伊條約」(The Treaty of Waitangi)簽訂於1840年2月6日,簽訂的版本包括英文及毛利語兩種文字,總計30位毛利領袖簽了英文版本,512位毛利領袖簽下毛利語版本。人類對語言的瞭解及定義,隨著生活形態有所變遷,並受限所能夠理解的經驗來賦予組成語言的意義,例如現今的網路用語,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根本不會有人理解那些網路用語的意義。

由於語言詞彙數量、語意及生活經驗的差異性,懷唐伊條約施行後,引發毛利人的不滿。毛利人和台灣原住民相同,族群詞彙中並無Sovereignty(主權)此一現代法律用語,毛利語版本條約採用有幾分相近的語彙,卻因族群沒有政治組織的經驗及概念,而斯時歐洲的政府組織、政治管理及對外條約等經驗早已發展成熟,雙方就主權認知歧異過大,導致毛利人認為被剝奪了管理的主導權及土地,即使嗣後進行了條約和解等一系列補救措施,到了現在,當紐西蘭舉國歡慶懷唐伊條約建國日時,毛利人的反應卻是冷淡。

本系訊

       11月1日至6日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專班魯瑪夫主任代表本系至印尼雅加達參加IAA國際會議,主講台灣原住民及世界少數民族課題,讓各地華人對少數民族有更深入瞭解與理解,進而推廣中原大學及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於東南亞國家之能見度,希望藉著國際交流,打造原專班成為培育原住民及少數民族設計人才之搖籃。

       設計學門終歸實踐於個案創作,乃一門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學科。原專班團隊在10年的設計教學經驗之下,逐漸摸索出原專班學生獨有特性及特質,依循古代教育大家孔子「因材施教」理念,規劃於下學期調整課程內容比例,廣納立體空間設計實務界之專家學者,透過實務經驗並結合課堂理論,啟蒙原專班學生設計之路。

     預計112學年度下學期新開「原生實作」課程,由10年空間設計經驗林文祺老師及陳文欽授課;「專業實習」課程15年以上建築景觀空間設計經驗楊登貴老師授課,以及其他優秀的老師林亞頡、沈慈珍、陳曉莉、張東儒、邱士峰等。

        本校設計學院原專班係全台唯一設有原專班之設計系所,提供原住民學生職涯從事設計領域機會,若同學把基礎功夫打穩,未來無論朝學術或實務都將大有可為。魯瑪夫主任表示通常建築領域的工作分配,常可見到原住民同胞大都做鋼筋、版模之厚重粗工,造成許多職業傷害,工人為了避免感到疼痛,下工後喝酒,用酒精麻痺身體劇痛才能入睡,形成無法跳脫的循環,他周遭親友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魯瑪夫主任語重心長地說:「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擺脫這種情況,如果學生對建築有興趣,先花個幾年在大學好好唸空間設計,將來成為一名設計師,或者較之粗工輕省許多的室內裝潢,也是不錯的選擇。」為此,設計學院原專班於112年度下學期課程往實作經驗調整,便於原專班學生累積實戰經歷,為進入職場作準備。

       本校原資中心於11月20日至24日舉辦原民文化週,乃全校原住民學生共同大事,原住民學生齊聚一堂,邀請不同族群同學認識、體驗原住民文化,現場互動趣味橫生。另10月份原專班學生在楊詩涵老師及郭哲棟老師的指導下,參與「第五屆全國青年景觀競賽-設計施作競賽」進入三階段決選10組名單內,最後獲優選,已屬一大鼓勵。

       原專班成立10年,今年10月魯瑪夫主任一履職,提出創立原專班月刊構想,名稱、內容及排版等均由他一手規劃,名為「頂天立地原專班」月刊,並有Integrity(正直)、Dignity(尊嚴)以及Diversity(多元)三大標語,鼓勵原專班團隊及學生「以正直建立尊嚴,以尊嚴對話多元」。

       本刊作為原專班對外發表資訊,與招生簡章可同用於招生事務,乃將按月寄送本刊物、招生簡章或其他校內訊息予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部、教會暨原住民地區高中、職學校,懇請各界收受後,不吝將原專班相關資訊及招生訊息公告於適齡學生。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江冠榮Lumaf

我的人生設計3招 1.知識帶來力量 讀書是翻身之道,用雙倍的專注力帶來加倍的效果 2.挑戰未知之事 人生的意義,在於投入沒有人能取代的領域 3.成功不怕吃苦 一包米、一把刀,也能在山上待六個月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