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楊芷芸

【招生活動】花商升學地圖-113大學科技校院博覽會

【招生活動】花商升學地圖-113大學科技校院博覽會 日期:113年5月2 日(四)時間:10:00~15:30參與人員:原專班系辦團隊地點:花蓮高商 本次系辦團隊受花蓮高商邀請,參與該校舉辦之「花商升學地圖-113大學科技校院博覽會」,進行一場意義非凡的招生活動和宣傳。這次活動是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與花蓮地區的高中一次重要的合作,旨在為有志於設計與原住民文化融合的學子提供更多學習機會與了解。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的團隊向花蓮高商的學生們介紹了我們的專業課程及其他領域的科系,包括入學方式、課程結構、師資陣容、宿舍環境等方面的資訊。我們特別強調了我們專班的獨特之處,即著重於將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跨領域設計能力和文化認同感。 除了介紹學程外,我們還通過展示海報及簡報PPT等方式,讓花蓮高商的學生們更加直觀地了解了我們專班的學術氛圍和學生的創作實力。許多學生對我們的課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更多了解我們的課程和未來發展。 這次活動不僅為我們專班拓展了招生渠道,也加深了與花蓮地區高中的合作關係。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們將能夠吸引更多有志於設計與原住民文化相關領域的優秀學子,並為他們提供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學習平台。期待未來,我們能夠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推動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閱讀更多 »
最新消息
楊芷芸

【講座預告】一個台灣人在難民營的日子

【講座預告】high high 人生 時間: 113年5月8日(三)中午12時-13時題目: 一個台灣人在難民營的日子講員:魯瑪夫-江冠榮牧師 本次活動為校牧室主辦的「high high人生」專題演講。 魯瑪夫博士為WIRI少數民族差傳創辦人,因基督信仰,他奉獻生命給常被世界遺忘的少數民族,頻繁來往中南亞及南島各國邊境,幫助估計尚有500多個福音未得之民,並帶領各種人道救援雙福工作。著作有 《山信雨恩:少數民族當代宣教實踐》、 《雲端上消失的獵人》。 原專班與校牧室一同邀請您參與本次講座活動!

閱讀更多 »
最新消息
楊芷芸

【講座活動】5/1系主任導師時間-部落田調裡的自己

【講座活動】部落田調裡的自己 日期:113年5月1 日(三)時間:10:00~12:00講師:陳文龍 業師參與學生:原專班學生地點:中原大學原住民專班辦公室 來自排灣族的文隆老師,一開場就來一段排灣族語的自我介紹,驚艷在座的每一位觀眾。 文隆老師出身於新聞背景,對於深入部落進行訪查很有心得,因此這次講座帶給每位學生部落田調的知識,也跟學生們分享許多親身深入部落進行訪問的經驗和心得。 老師分享到,台灣原住民一開始分為9族,是因為早期日據時代日本學者伊能加居所做出來的分類,但是我們到了近代也發現,原住民族已經來到了16族之多,這全是因為當初日本人對台灣的原住民不甚了解所致。老師後來也分享了,當我們要進行部落的查考,最重要的就是「進入」到當地居民裡面,被部落認同了,才能順利地進行研究。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的選題,如何選擇一個具有價值性、時效性、重要性、真實性、有趣性的題目,除此之外,具高含金量的題目更能賺取人們的目光。其次,進入田野之前,也必須將考古文獻讀過一輪,雖說是考古經典文獻,但因為當時的政府以及寫文獻的學者對於原住民的不了解,以至於文獻的正確性不一,所以講師也特別呼籲,現在的原住民青年們,是該利用口傳資料來推翻古時文獻,透過部落耆老的語音資料來更新舊時所保留的文獻了。 文隆老師還特別提醒,進入田調之前,必須準備在事前準備「提問表」,讓受訪者有心理準備,不至於冒犯到對方,加上,進入田調的過程當中,遇到的都是部落的耆老,提供一點採訪費或伴手禮都是必須的。 在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有些必備的工具是不可少的,像是錄音筆、攝影機、手機(充電器更是不可少)。最後老師還提醒,在部落進行研究的時候,先照顧好自己、安頓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不要讓自己忘了自己這次採訪的任務,也別因為盛情難卻喝了幾杯,因為喝到茫了之後就很難做事了。這次的分享真的都是老師真實經歷田調過後的精華,我們感謝老師這次的蒞臨,給原專班這樣豐沛的講座分享,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

閱讀更多 »
專班月刊
江冠榮Lumaf

《頂天立地原專班》雙月刊 113年05月 N0.06期

長官的勉勵——魯瑪夫主任 管理與成長:從教學到行政的轉變 自從履職系主任已將近一個學年,以往我並未接觸過教育體系的行政職務,只有擔任教學工作,做了教育行政工作才知道千頭萬緒,須處理許多大小不一又繁瑣無比的事務。「管理」是最不討喜的工作,但我求上帝的喜悅。感謝上帝在我人生中所賦予的訓練和磨練,祂也帶領且幫助我在許多事情上,看見從無到有的慢慢累積、滴水成川的信心,以及屬靈智慧調整做事的方法,甚至是接受挫折的勇氣。將祂所教導我的一切運用於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就了連我自己都未曾想過的現在的我。 台灣社會的轉變與教育挑戰:反思30年前的教改 有注意國際新聞和社會新聞的人必能嗅出台灣社會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大家都期望政府要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30年前左右的教改,大眾就抱持著台灣人高學歷、高成就,進而創造出經濟活絡、所得提升、人人富足的一片美好願景;這或許是升學率極低、不得不早出社會的上一代,對於唸書的嚮往所集體投射到下一代的彌補心態,然而現實結果並未如大家所願。 年輕世代的網路留言與觀念:從經濟與職業角度分析 從經濟和職業的觀點來分析年輕世代的網路留言及觀念,低薪是常見的詞語,年輕世代普遍抱怨有相對剝奪感;在感受上使用剝奪或剝削等詞,將加深隔閡並拉高仇恨值。然而事實上,感覺不見得等同於事實,感覺是否正確,必須根據複雜的客觀環境因素來決定,也有可能感覺並沒有可據以判斷對錯的必要基礎,僅為一時的情緒。 真理、條件與恩賜:決定人生方向的重要元素 真正重要且有建設性的是上帝賞賜給我們的真理、條件及恩賜,決定了我們可以做且應該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且不該做的事情。要不要唸書、該做什麼工作,並不是用一句學歷無用、看不到未來、不想當社畜或都是慣老闆之類尖銳的簡短言語來引導自己的人生,否則人生無論做什麼都顯得毫無意義,因此在做任何決定前,務必深思熟慮對自己未來人生的影響。

閱讀更多 »
最新消息
江冠榮Lumaf

探訪南投「灣島文化館」:結合臺灣原住民主題的創新工業與文化空間

跨學科教學方法–以南投原鄉半山夢工廠灣島文化館空間研究分析暨部落研習和生態文化實踐調查 文/楊登貴博士(淡江大學副教授)  冶室設計 總經理 4/27(周六),我與中原設計學院原民專班一行12位(含助教)到南投參訪以台灣原住民主題的樹德(SHUTER) 企業獨資興建半山夢工廠-「灣島文化館」。該館以台灣為基地,台灣設計與製造,並邁向世界。其生產大宗以活頁式收納箱、辦公室工業用收納櫃尾主。 學生們07:00自中壢中原大學出發,大約09:50到達南投,下車遇見主任魯瑪夫 (江冠榮)剛從非洲馬達加斯加參加世界南島研討會暨文化交流活動回來,一路已經30多小時未闔眼,為了目睹文化館,還是犧牲睡眠跟學生一起來參訪以原民文化出發的聖殿。 樹德企業[1],我以前未曾注意過,在一個工業區山丘上,視野通透、景緻優美的山上,投資以「台灣優先」以文化基底+工業產業為職志,這是需要下很大決心的!我推測這可能與創辦人吳宜叡的工業設計背景有關[2]。  該文化館分成兩棟八層樓建築、有三個入口:半山夢工廠,灣島小舖及3 1/2獨立營運空間。遊客以半山夢工廠為主入口,進入購票為1樓,自從2013啟動「永遠的家」,尋求國際競圖,開啟家的種子到今天已經歷十年矣。  以下我將導覽所見重點與心得敘述如下: 首先,灣島文化內容吸引我是因為與我在中原原民班談文化課程內容相若。  第二,原民文化可能是最徹底台灣文化,在台灣歷史重要概念中-「85%台灣人帶原住民的基因」,「13%台灣人HLA-A,B, C單倍型有原住民基因」[3]的基因推測,  第三,以原民文化來表達主體,將最重要的挑高空間置入木構+鋼構展現高30.8公尺高的生命樹吸引遊客,並在386米長環樹步道頂層,設置類似高空彈跳平台,經過剛從非洲馬達加斯加回來的主任魯瑪夫證實,早期我國與非洲南島語系民族,皆有類似此成年禮的儀式平台,處處置入原民文化的空間,有用心!  第四,在環樹步道旁可以看到一處約20米高,是全台灣最高的攀岩場,是夢工場另一處空間焦點,不只攀岩設施完整,牆面機械人主題更是吸睛(夢境牆)。  第五,空間規劃以ATM (辦公棟 Administration,樹區廣場 Tree of life,製造現場 Manufacture),為兩棟建築空間規劃順序之串聯,以方便記憶。 第六,B1賣場結合以台灣製造之各類精品,尤其印象深刻的-查馬克咖啡-其產品從屏東高山咖啡外帶一杯白開水,並再輔以一小杯肉桂,具有清理口腔,平衡口感外並有益腸胃健康,林文先生幽默,多才多藝,國,台,原民,英,法語歌曲皆來一段,連現場一”出家團”也加入其合唱,除笑聲不斷,採購不斷,增加其聚客力,堪稱灣島一寶!  第七,魯瑪夫主任與我借用灣島文化館教學教室,將同學學習主旨,內容做一複習,除強化異地教學之意義之重要外,加深原民文化與灣島文化館主題的契合,對學生以後設計概念,內涵,手法,增加印象,利於未來設計。  最後,學校也準備一面感謝狀贈與樹德企業,由品牌策略中心公關經理林佩幸(Cindy Lin)代收,沒有她的導覽,我們不可能這麼深入的了解,尤其灣島與原民文化強力鏈結,讓我們可以齊聲對外大聲說:我們是台灣的代表!   [1] https://www.shuter.com.tw/tw [2] 據解說導覽LIN小姐說明 [3] 林媽利:《圖解台灣血緣》,台北,前衛出版社,2018年

閱讀更多 »
最新消息
江冠榮Lumaf

跨學科教學方法–以南投原鄉半山夢工廠灣島文化館空間研究分析暨部落研習和生態文化實踐調查

移地實踐教學 4月27日,南投原鄉半山夢工廠灣島文化館迎來了一批特別的訪客——來自中原大學跨學科空間設計課程的學生。這個課程採用跨學科教學方法,融合了部落研習和生態文化實踐調查,旨在讓學生透過實地考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的源流和文化定位。 半山夢工廠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結合現代、文化、南島,打造了一個集全體驗、互動教學和娛樂於一體的營運模式。這次課程讓學生從專業的空間設計角度出發,對文化館的空間元素和特色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文化館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元素和自然環境,如部落文化和地方傳統等,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學習場所。 通過對文化館空間的研究和理解,學生得以學習如何將文化和環境因素融入設計中,並設計出符合當地文化和環境特色的建築和空間。這次課程將不僅僅是一場學術考察,更是一次寶貴的文化體驗之旅,讓學生們進一步認識並尊重台灣原住民的文化遺產,並將這些認識融入到他們的設計實踐中。 課程計畫摘要:本課程將以跨學科教學方法,以南投原鄉半山夢工廠灣島文化館空間研究分析暨部落研習和生態文化實踐調查,藉由半山夢工廠領選課同學了解屬於台灣的源流和定位,夢工廠結合現代、文化、南島三大設計理念打造全體驗、互動教學育樂等營運訴求,從空間設計專業的角度來分析及探討空間的元素及特色,文化館融合了當地的文化元素和自然環境,例如部落文化、地方傳統等。透過對文化館空間的設計和理解,學生可以學習到如何將文化和環境因素融入設計中,並且設計出符合當地文化和環境特色的建築和空間。 本課程移地教學計畫目標:將空間設計與生態文化、語境與文化、部落研習以及綠建築課程相融合,可以為同學提供一個豐富且全面的學習經驗,可以幫助同學將這些專業領域整合到課程設計中:  跨學科教學方法  採用跨學科教學方法,將空間設計與生態文化、語境與文化、部落研習以及綠建築課程相結合。例如,將生態學、社會學、地理學等學科與空間設計相結合,從不同的角度探討生態、語境、文化和部落等議題。 實地考察與案例研究 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文化背景和部落社群。透過實地考察,學生可以親身體驗並理解生態系統與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綠建築設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應用。 專題研究與設計項目 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研究和設計項目,讓他們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設計中。例如,讓學生設計符合特定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的建築或景觀,並考慮到部落社群的需求和價值觀。  參與社區合作項目  與當地社區合作,讓學生參與實際的社區設計項目。透過與社區的互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生態環境,並將這些了解應用到設計中。 設計工作坊和競賽 組織設計工作坊和競賽,鼓勵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發揮創意和專業技能。透過參與工作坊和競賽,學生可以與來自不同背景和專業領域的人合作,拓展自己的視野,並將跨學科知識應用到實際設計中。 綜合以上,將空間設計與生態文化、語境與文化、部落研習以及綠建築課程相融合,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的學習經驗,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同時,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法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使其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敏感度的設計專業人才。

閱讀更多 »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