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發展目標與策略
教育觀點
目標 國際化
從多元回饋的角度,突破學術領域劃地自限的僵局,拓展宏觀見識。
建築思維
目標 永續化
從永續發展的角度,營造建築思維向上延伸的契機,激發關懷情操。
專業發展
目標 學程化
從課程統整的角度,釐清專業教育分工分化的迷思,提升專業涵養。
學習評量
目標 指標化
從能力本位的角度,調整學習評量過程結果的權重,回歸教育宗旨。
學習場域
目標 生活化
從服務學習的角度,建構經驗傳承教學相長的場域,營造多角學習。
教學環境
目標 資訊化
從資訊媒介的角度,共構教學學習協同合作的平台,創造多元知識。
組織運作
目標 階層化
從分層負責的角度,建立策略決策事務決定的機制,提升行政效能。
教育觀點國際化,拓展宏觀見識
在二十一世紀,追求高等教育的卓越化,「知識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必須掌握的先機,而面對未來高度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將以生活化、人本化、適性化、科技化、國際化的教育觀點,追求專業教育的卓越與創新。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紀的主要潮流,「教育觀點國際化」也成為推動教育革新的重點。而「培養具寬廣視野與國際觀點的建築專業人才」是本系的教育目標之一。我們認為最具體的教育方法便是生活體驗、從做中學習,讓學生認識不同文化。目前我們國際化的目標旨在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充實學生國際競爭力、提升教育水準與地位。因應國際化與我國加入WTO所帶來之衝擊與機會,未來的發展將兼顧「在地化」與「全球化」兩個議題,思考「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的衝突,並將朝著「永續環境」 的方向發展。在因應國際化發展趨勢及社會需求創造國際化、多元化的潮流下,鼓勵學生朝此方向學習,增進學習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建築領域的國際視野,提升其建築設計的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建築思維永續化,激發關懷情操
隨著國家經濟能力的提升,社會繁榮,而生態系統的干擾和自然環境的惡化,成了明顯而普遍的現象。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多地受到建築師的關注,而以永續經營的觀念來看待生存的環境,是建築產業未來的去路與發展方向。「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在於尊重環境與生態的極限。建築師所承擔的責任已不再僅僅是處理一個視覺上的美學空間,他們需要面對的是一個自然與人類生存、發展相交融的物質體系,是一個延續發展的社會文化結構。建築設計應該以一種相當複雜的生命有機體,適應在不同的氣候、文化與科技環境當中發展與生存。而建築構思以「永續發展」理念為出發點,具備廣泛的建築知識基礎與深入的專業能力,擁有技術整合能力與永續環境觀念是為專業領導人才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永續發展」之建築觀點是本系整體發展著重的方向,期使學生在校期間能薰陶出一股對建築的熱愛,對建築環境的改善與創造有一份強烈的企圖心,使其能在事業上有所展現,在建築界有積極的貢獻。亦即希望充份掌握「資訊化、全球化、綠生活」的世界潮流,強化科技創新,推動人文與科技平衡發展,創造優質的「生產環境」與「生活環境」。
教學環境資訊化,創造多元知識
近十餘年來,電腦輔助建築設計普及化的經驗,我們了解到設計者透過設計資訊化,能夠容易且精確的掌握設計,減輕繁重的例行手工生產方式,提供設計參與者有效的溝通工具。更進一步的,將建築設計的過程視為一個龐大建築知識庫的運作,並且與資訊科技充分結合,這知識庫將溝通各方面的使用者,使用者與電腦,電腦與電腦,並且有可能刺激與增加設計者的創造力。我們期望電腦與資訊科技的結合能夠提供新的設計途徑,並強化傳統建築設計教學中所強調的機能、美學、技術、經濟與文化等因素,使得「資訊媒介」成為建築設計之最佳輔助工具。同時,網路教學對傳統的教育模式帶來衝擊與挑戰,也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訊來源與應用管道,電腦網路突破時空的限制,不僅影響生活,同時衝擊學習的型態。網路支援教學可以是一種有系統的教學及學習活動,在教育的情境中可以透過科技媒體來連結教師與學生,並提供雙向溝通的功能,使得教師、教材與學生之間得以互動,而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整學習進度。而更可透過網際網路來建構多元知識,使得學習無處不在。
學習場域生活化,營造多角學習
在廿一世紀,急遽變遷的年代,我們的工作、生活、生涯發展、社區關係…等,都必須有新的思考和新的視野;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方式,必然也要配合未來的需要,以有效的方法,實現新的願景。大學教育應協助學生建立對個人自我發展的反思能力,將服務學習與生活結合,融入生活中,才能開發學生潛能導引學生追求個人發展。由於台灣社會的民主多元發展,及個人主義的思維瀰漫,這一代的新新人類似漸形成另類的次文化:「對己不盡心、對事不盡力、對人不感激、對物不珍惜」。我們重視學生人格、態度、品德教育,強化其服務學習能力,以厚植同學未來競爭力。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是近年來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也是一種重視學習因素的服務,透過計畫性的服務活動與結構化的反思過程,以滿足被服務者的需求,並促進服務者的發展。簡言之,就是「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並且希望參與者在服務學習的過程,有機會去追尋一種生活中昇華之正向感動經驗,反省、學習、並成長。
組織運作階層化,提升組織效能
組織再造(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意味著對組織運作與架構的重新思考,重新檢視組織運作模式、組織架構、預算與資源分配等問題,以適應外在環境的劇烈變革。我們本著組織管理「策略決策」與「事務決定」之分層概念,調整系所行政組織架構,區隔「策略性」與「事務性」工作,並建立標準化管理機制,提高行政效率。「系務會議」為「策略決策之組織」,並依「分層授權」原則,設置各機能委員會。各委員會之任務為承「系務會議」或「系主任」之委託,研議規劃教學、輔導、研究及其他有關事項,提供系務會議之議決或系主任辦理之建議。「系主任」為「事務決定之主管」,系行政教職員擔任事務性工作承辦人。並完備各項規章制度及組織運作流程,以求永續精進與改善教育品質。